「澱粉」和「生粉」一字之差,但用途完全不一樣,以後別再亂用了

今天的文章毫不誇張地說,玉米澱粉,生粉,紅薯粉,地瓜粉等等,到現在為止好多人到現在還分不清楚,那麼今天我的任務就是,告訴你這些東西到底有什麼區別,分別應該用在哪裡。
這裡有一個非常重要的點,就是小蘇打和堿的問題,現在很多人使用小蘇打簡直到了濫用的程度,時常把它當成澱粉一樣隨便用,今天我想要告訴你的是,小蘇打用對了口感會翻倍,用錯了會傷身體。
具體小蘇打和堿分別是什麼,平時我們應該怎麼使用,使用過程中的注意事項,我把它放到文章的最後一部分。
大家要注意現在大家看到的這兩份,一份是生粉,一份是玉米澱粉,其實這個玉米澱粉就是生粉,生粉呢不一定是澱粉,生粉只是民間的一種叫法,澱粉卻是一個統稱。生粉的受眾面比較小,一般所指的是玉米澱粉或者是土豆澱粉。
時常我們在包子或者做餃子的時候會加入一點生粉,這樣就可以完整地鎖住餡的味道和水分生粉平時也可以更多地用于湯類的勾芡,在製作油炸美食的時候,生粉也可以起到一個爽脆的作用,但是在製作特定美食需要掛糊的時候,生粉的作用就顯得非常小,所以生粉一般指的是土豆澱粉或者玉米澱粉。
馬鈴薯粉、土豆粉
澱粉的種類其實就有高達幾十種,比如紅薯粉、綠豆粉、玉米粉、小麥粉等等,這個時候大家看到的就是馬鈴薯澱粉。和你們開一個玩笑,說真話,以前我真不知道馬鈴薯就是土豆,馬鈴薯粉好多人在食用時,基本都用錯。
土豆粉的主要作用是增稠,一般用于烘焙比較多,特別是平時製作糕點或者點心的時候加一點,那麼這些烘焙糕點的口感立馬就會變得不一樣。那麼土豆澱粉還可以做什麼呢?文章結尾最後一張表格所有使用分類我已經統計好了,這樣大家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地瓜粉、紅薯粉
說到這個地瓜粉,我相信福建人一定最愛它,基本上家家戶戶都必備。比如說我們平時經常聽到的紅薯粉就是屬于地瓜粉,那麼地瓜粉用的不一定都是紅薯,可以製作地瓜粉的薯類有:紅肉地瓜、黃肉地瓜、紫色地瓜等等。地瓜粉的粘性和稠性相對來說比土豆澱粉還要大很多,它不單單用于掛糊或者是煲湯,譬如說我們經常吃的油燜大蝦,加上一點地瓜粉,哇,真的很贊。
再譬如說平時製作甜品或者糕點的時候,一定也有它的身影,因為地瓜粉的稠性比較大,所以通常它的顆粒感非常的強,大部分的地瓜粉或者紅薯澱粉,用手摸起來的感覺都是比較粗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