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漲價潮要來了?3類東西或大漲,事關老百姓生活,早做準備
1 / 3
前幾天去菜市場買菜,發現不少蔬菜價格都比上個月貴了不少。我隨口問攤主大姐:"怎麼這麼貴啊?"大姐嘆了口氣說:"這還不算貴呢,聽說11月份還要漲呢。現在天氣轉涼,種植成本高了,加上運輸費用也上漲,不漲價我們都賠本了。"回家路上,我又路過加油站,看到油價又悄悄上調了,不禁感嘆這波漲價潮來得有點猝不及防。
近期,不少朋友圈裡也在討論生活成本上升的問題。從柴米油鹽到衣食住行,不少商品和服務的價格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上漲。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25年9月份全國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同比上漲2.8%,環比上漲0.5%,漲幅比8月份擴大了0.3個百分點。這一數據表明,我們的生活成本確實在上升。
更值得注意的是,多位市場分析人士預測,11月份可能會迎來新一輪的"漲價潮"。那麼,哪些商品和服務可能會明顯漲價呢?通過搜集整理各方面信息,我們發現主要有以下三類:
第一類:能源類產品。能源是經濟運行的血液,能源價格的波動會傳導到各個行業。根據中國能源研究會發布的《2025年能源市場分析報告》,隨著全球能源供需關係變化和季節性因素影響,11月份能源價格可能會出現較大幅度上漲。
首先是油價。進入冬季,北半球供暖需求增加,原油需求隨之上升。中石油經濟技術研究院預測,2025年11月至2026年1月,國內成品油價格可能上漲10?5%。按照普通家庭每月用油100升計算,每月加油支出可能增加50-70元。
我們小區的王叔叔開計程車,他最近抱怨說:"現在加一次油要比上個月多花30多塊錢,一個月下來就是七八百塊的差距,這對我們跑運輸的來說是不小的壓力。"
其次是天然氣和電力。隨著供暖季到來,天然氣需求激增,價格隨之上漲。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預計,2025年11月居民用天然氣價格可能上漲8?2%,電價也可能上調2?%。
我父母住的小區前幾天收到了物業通知,今年的供暖費比去年上漲了約8%。母親在電話里說:"每年這個時候都是各種費用上漲的時候,今年漲得尤其明顯。"
第二類:食品類產品。食品是我們日常生活中最基礎的消費品,也是最容易受到各種因素影響而價格波動的商品。根據中國食品工業協會發布的《2025年食品市場趨勢預測報告》,今年11月至明年初,部分食品價格將出現明顯上漲。
蔬菜水果方面,由於北方地區進入寒冷季節,大棚蔬菜占比提高,加之能源成本上升,蔬菜價格可能上漲15?0%。同時,部分水果進入淡季,價格也將出現上漲。中國蔬菜流通協會預測,冬季蔬菜批發價格同比上漲可能達到18%左右。
我鄰居是做水果批發的,他前幾天跟我吐槽:"現在運輸成本太高了,一車水果的物流費比去年同期高了近20%。再加上產地受災,好多水果產量下降,價格自然就上去了。"
肉蛋奶產品方面,隨著飼料成本上升和季節性需求增加,價格也將有所上漲。據農業農村部監測數據,2025年10月全國豬肉平均批發價格為26.5元/公斤,環比上漲3.2%;雞蛋平均批發價格為12.3元/公斤,環比上漲4.5%。預計11月這一漲勢將持續,豬肉價格可能繼續上漲5?%,雞蛋價格上漲6?0%。
我朋友家開了個小餐館,最近她告訴我:"現在採購成本一路走高,豬肉、雞蛋這些每天都要用的食材價格漲得特別明顯。我們不得不微調了一下菜價,但也不敢漲太多,怕客人接受不了。"
糧油類產品也面臨上漲壓力。受全球氣候變化影響,2025年全球糧食產量預計下降3.5%,部分地區出現了不同程度的旱澇災害。中國糧油信息中心預測,11月份國內食用油價格可能上漲6?0%,麵粉價格上漲3?%。
我們樓下超市的店長透露:"最近批發商已經通知我們,11月份很多糧油產品要提價,有些甚至要漲到元旦後才會穩定。"
2 / 3
第三類:服務類產品。隨著人力成本上升和消費升級,各種服務的價格也在不斷攀升。據中國服務貿易協會統計,2025年前三季度服務價格指數同比上漲5.3%,高於同期CPI漲幅。
首先是餐飲服務。受食材成本上漲和人工成本增加的雙重影響,餐飲價格可能迎來新一輪上漲。中國烹飪協會調查顯示,2025年10月全國餐飲企業平均菜價同比上漲7.6%,預計11月還將上漲4?%。
我最近去常去的那家麵館吃面,發現一碗牛肉麵從原來的18元漲到了20元。老闆解釋說:"牛肉漲價了,麵粉漲價了,租金也漲了,實在是不漲不行啊。"